为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好心高凉精神,现将《高凉赋》(草稿)发出来,广泛征集市民对该稿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参考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对《高凉赋》进一步修改完善。定稿后,最终文本将镌刻于文笔岭公园山顶石坪上(见效果图)。届时文笔岭《高凉赋》石坪将是我市又一独具特色的高州文化景观。
征集截止时间:2017年1月5日上午9:00
征集办法:请在本文下方留言处直接写上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留下手机号码。
同做文明高州人,共创文明高州城!
衷心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高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6年12月8日
附:《高凉赋》全文及石坪效果图
高 凉 赋
(全文712字)
岭峤佳处,郡号高凉。山当三面,城控八方。溯昆仑而抚百越,襟南海而引鉴江。观夫民风世相,则淳朴而慧聪,灵通而毅勇。粤下四府,允推首邑也。时维丁酉春日,斯地政修人和,百业俱兴,乃作赋曰:惟其古郡新府,景物清雄。鉴河飞练,宝光流影,挂榜飘虹;艮龙粉黛,文笔青苍,笔架凌空。谒冼太之灵庙,甘棠永纪;礼潘仙之宝观,紫气长笼。闻隔水之芳洲,渔歌袅袅;枕临流之古寺,玉井淙淙。崇尚义之精神,旌贤臣之素节;沐陵园之夕照,怀烈士之丹衷。唤兰棹而泛春波,渡玉湖之万顷;蹑平云而观雪瀑,饮银月之千盅。目极长坡,指旧城之遗迹;神游高梁,思故营之威戎。家邦万里,岂独钟灵毓秀;圣域千秋,信有翥凤骧龙。于是西晋潘仙,名标一城,驱阊闾之瘴疠,葆百姓之康健;冼太夫人,绩著三朝,抚蛮荒之黎庶,现汉俚之和雍。代出人材,踵前贤之芳躅;士多奇伟,建新纪之丰功。且夫纵横阡陌,生态河川;云桡宛延,草木斓斑。佳味龙眼,储良母树繁盛百载;上品荔枝,浮山贡园香飘千年。啖斯仙果,夫复何求?乃至遍山覆岭,载三高之美誉,奋百强之先鞭。堪夸魁卓教育,成岭南之邹鲁;又讴至善高医,摘粤县之桂冠。至若名载非遗,锣鼓惊乎世界;戏传绝韵,木偶登于简编。刀笔细斫,方寸能存海岳;缅茄巧雕,毫厘可窥地天。而今时平世泰,农工并举;气正风清,商儒殷阗。春潮挂席,千村共富;煦阳有脚,万户皆欢。嗟夫!树好心之旗帜,汇力量之宏恢。急事、难事、险事、辛苦事,事事担当;忠心、全心、良心、进取心,心心同归。执工业交通城建三大抓手,砥砺前行;造生态文化文明三新名片,只争朝夕;亮农业教育医疗三老名片,寸积铢累。磨乾轧坤,志垂日月;撼天动地,气挟风雷。三个代表之源泉,从头细溯;两百万人之梦想,放胆来追!
(《高凉赋》石坪效果图)
(《高凉赋》石坪效果图)
(《高凉赋》石坪效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