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49|回复: 5

高州的民间传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累计签到:2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4-8-12 19: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家有宝贝 于 2014-8-12 19:50 编辑

高州古郡民间故事、传说十分丰富,历时最长,流传最广的有冼夫人的传说、潘茂名的传说、缅茄的传说、宝光塔的传说、银坑的传说、龙母湾的传说等等。
1988年,民间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了大批民间故事、传说,整理成《高州县民间故事传说集成》一书。现选辑几则民间传说如下:
(一)冼夫人的传说
1、牧场辨鸭
在冼夫人故里雷垌村,流传着冼夫人少年时代聪敏机智的故事。
冼夫人故居旁边,有一条小河,河宽十余米,水深没膝,清澈可鉴。小河两岸,各有一大草坪,绿草茵茵。有一天,两位牧鸭人,分别在两边草坪上牧鸭,每群鸭均有百余只。两群鸭各自从东西两边向着中间的小河慢慢靠扰。不一会,两群鸭都觅食到河边,忽然,“哇啦啦”一阵嘈杂声,两群鸭均跳下小河戏水,混成一群,难分难解。两个牧鸭人急忙下去驱赶,但因两群鸭大小相当,毛色相似,分辨不清,急得两个牧鸭人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其中一位牧鸭人抬头远望,无意中看到草坪后面的冼氏大院时,突然眼睛一亮,高兴地对另一牧鸭人说:“快去找冼女,请她来帮忙解决。”冼女来到小河边,分别询问清楚两位牧鸭人平时召鸭喂食时的习惯,请他们把鸭群全部赶到一边的草坪上,两位牧鸭人分别站在草坪两头,让两群鸭混在中间。这时,冼女请两位牧鸭人同时按照平常各自喂鸭的习惯,发出召鸭讯号,只见他们一位敲响糠槽,另一位吹响口哨。中间混在一起的鸭群听到各自主人的喂食呼唤后,立即走近各自的主人身边。不到五分钟,两群鸭分得一清二楚,各不欠缺。
2、智判竹帽
在良德一带,流传着一个冼夫人智判竹帽的故事。
冼夫人的丈夫冯宝在良德任高凉太守,冼夫人也在良德太守府协助冯宝处理政事。因此,冼夫人家乡的人来良德趁墟时,都喜欢到太守府找冼夫人聊天。这天,适逢良德墟日,群众依期趁墟,并且又来到太守府后院找到冼夫人,把买到的东西寄放在冼夫人住所,散墟时才各自取归。
这时,有甲、乙两位趁墟人,为一顶新竹帽争执不下,都认为是自己新买来的,但俱无凭证,因此各不相让。群众找冼夫人来处理。冼夫人听取了甲、乙双方陈述后,并不表态,但将其竹帽留下,并叫他俩立即离开太守府回家。甲、乙二人刚出门,冼夫人立即叫一人暗中跟随,偷听他们路上的对话。
甲乙二人走后不久,又被召回太守府后院。
冼夫人问:“你们俩谁人骂我?”乙抢着回答:“是甲骂你。他骂你贪了他的竹帽,不还他,还骂你处事不公道。”甲低着头,不作声,表示默认。冼夫人笑着说:“甲因为花了钱买了帽,但又得不到帽,当然心中不平,所以骂人。竹帽应该是甲的。”说完,便把竹帽断定归甲。
乙自知理亏,羞愧无言。他受到了冼夫人的批评教育。
(二)宝光塔的传说
从高州城向西南方向望去,可以见到一座巍然挺拔的宝塔高插云霄,气概非凡。这就是宝光塔。昔人有联曰:“南桥头,两渡如梭,横织江中锦绣;西岸尾,一塔似笔,直写天上文章”。后联生动地描绘了宝塔的风姿。说起建塔,里面可有个动人的传说。
官府要在瀛洲墩旁建一座宝塔,以镇水口,为此,从各地调集了很多能工巧匠。瀛洲墩是鉴江中的一个沙滩。人们常把难以实现的想法叫做“沙滩上建高楼”。要在沙滩上建高塔,实实在在是十分困难的事。每天,星星还未落,工匠们就开工了,他们搬沙开沟,运石砌基,辛勤地劳动着,天黑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这样,日复一日地干活,谁也没去注意身边会有什么变化。但后来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答的秘密:干活时明明有一百人,吃饭时却只有九十九人。开始时人们不经意,以为是看走了眼,数错了数。可是日子久了,天天如此,餐餐这样,不由人们不奇怪。大家很纳闷,是谁干活不吃饭呢?人人留了心,要想弄个清楚。于是开工时数人数,一百;歇息时又数人数,一百;收工时再数人数,还是一百;可是吃饭时再数,又是九十九。任你如何留神,硬是查不出这个人是谁。直到宝塔建成,也没有个水落石出,实在怪。
塔建成不久,人们忽然发现宝塔向河东那面倾斜了。这可不得了,再斜下去,就要倒掉了。官府挠头,人人着急,想了很多办法,始终没能把塔矫正过来。无奈何,官府出榜招贤,说是谁能把塔矫正过来,重重奖赏。榜文贴出去很多天,才有人揭榜,但揭榜者竟是个白发婆婆。官府半信半疑:这老太婆有什么神通,能把塔矫正?但别无他法,只好让她试试。老太婆来到塔下,掏出一个石楔子,用斧头把石楔子楔进宝塔第一层底部。她一边用力敲一边高声喊道:“契仔出力,契仔出力。”说也奇怪,老太婆每打一下,宝塔居然就颤一颤,往回晃一晃;楔子全部楔进去了,塔也矫正过来了,恢复笔直如初,直指蓝天的雄姿。人们又是惊奇,又是赞叹,想不到这个老太婆真有如此神通,力能回天,都以为她是什么仙佛神圣。其实,老太婆什么也不是,她是个普通的老太婆,但她遇到了一个不平常的人。老太婆是住在塔脚不远的一间房子里,无儿无女,为人厚道。建塔时,她家里来了一个人,每天一早出去很晚才回来。老太婆以为他是建塔的工匠,待他很好,他待老太婆也很好。他见老太婆孤苦伶仃一人,便认老太婆为契妈,宝塔建好了,那人要走了,临走时,他拿出一个石楔子给她,说:“契妈,我没什么送给你,这个石楔子给你吧!宝塔要是倾斜了,你就把这个楔子打进塔里,一边打,一边叫我出力,我会帮助你的。你把塔矫正过来后,官府会给你一笔钱,你拿它来养老吧。”那人走了,老太婆听说塔果然斜了,便来揭了榜。这时,人们想起建塔时一百人做工,九十九人吃饭的事,才恍然大悟,那个人原来是他!可是这个人是谁呢?人们说,是鲁班。
(三)潘茂名的传说
1、潘茂名与石船丹灶
高州又叫潘州,可是西晋前,高州还不叫潘州,也没有茂名县。那时,高州浮山岭下的潘家村有个叫潘茂名的年青人,他喜欢读书,更喜欢外出旅游,因此他见多识广。永嘉年间的一天,潘茂名入到后山游玩,见有两个道人在大树下下棋,潘茂名在旁边看得入了迷,一站就是大半天。一个道人问他:“子亦识此乎?”潘茂名说:“入犹蛇窦,出似雁行”。道人见他如此聪明,便把修炼长生的方法传授给了他。潘茂名很勤奋,白天,他上山打柴采药,晚上,就在家里研习揣摸。他从东山采集了很多药物,在山下的潘坡上建起了丹灶,开灶炼丹。丹灶日夜不息,熊熊烈火把潘坡也映红了。但是很奇怪,丹灶的烟却从鉴江对面观山上的玉井和金井里冒出来,从玉井里冒出的是白烟;从金井里冒出的是黄烟。这样炼了很久,一天夜里,突然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山洪暴发,江河水涨。大风雨过后,丹灶的火熄灭了,日夜守候在炉前的潘茂名也不见了。但潘坡上横搁着一只八尺多长,四尺多宽,样子像莲花瓣的石船,后来,在云炉垌里又发现一根一丈多长状如船篙的石条。人们说,潘茂名升仙去了,这是他留下的船和篙。潘茂名真的成仙了吗?问问他的丹灶吧!丹灶张着两只磨盘般大小的黑洞洞的大嘴,一言不发。可是有一件事令人捉摸不透:两个炉口有时明明被土树叶塞满了,到第二天一看,一夜之间,这些东西统统消失得无影无踪,洞口又空洞无物。潘茂名的事迹越传越远,连皇帝都知道了,为了表彰潘茂名的功德,用他的名字建了个县叫茂名县;唐朝时,朝廷要在这里新建一个州,又用潘茂名的姓建了个州叫潘州。茂名县隶属潘州。
2、潘茂名治病
潘茂名是晋代茂名县人,自得道升仙后,常回故里,引人行善,孝敬长辈。
传说:当时茂名县东岸村,有周氏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亚良极为孝顺慈母,热问凉,寒问暖。一天,亚良入山牧牛,遇上一个专以毁灭人伦为乐的恶魔,这恶魔变成一棵树,长着一个“忘娘果”,红熟的果子,在绿叶中鲜艳夺目,令人垂涎。
又饿又渴的亚良,望见那红透的“忘娘果”,便摘下来甜滋滋的吃下肚里。谁知他吃了“忘娘果”后,魔性发作,泯灭天良,一反常态,逆娘骂娘。
母亲到处寻药求医,请神问卦,也没有唤醒儿子的良知,每天只有以泪水洗脸,对天疾呼:“茫茫大海唤长江,儿子何时呼亲娘!”悲切声飞过高山,飞到天上,令流云驻足,化作泪雨洒人。
一天,碧空万里,绿树摇风,一位身着灰袍,鹤发童颜,手持拂尘的道人,来到周氏的茅舍,周氏以为是化缘道人,给他钱不要,送他米不要,说善治丧心病。周氏大喜,扶出良来,但见他两颊如火团,双目露凶光。道人把了脉,口中念道:“古师留下奇效方,明目清肝泻邪肠,世人用我疗心法,祛灾去难化吉祥。”说罢,只见道人在纸上开出八味药:“善心一片,孝悌二钱,敬长三两,笃行四分,忠直五片,诚实六个,友爱八只,恭敬一斤。”这种药方,世人自然少见。母亲愕然望着道人。他把药方交给亚良,让其上山合药,小半天,亚良回来了,捧回八味说不出名堂的山花野叶,道人说正是此药。
周氏即煎药让儿子饮服,一会儿,亚良腹如雷鸣,片刻吐出了“忘娘果”,神志清醒,甜甜地叫娘。
正当周氏和儿子欢聚时,道人化作清风不见了。母子抬头寻找,只见他冉冉驾着石船升天而去,才知是潘茂名仙人。
(四)缅茄的传说
缅茄树,过去全中国只有一棵,被称为“中土无双”,独一无二。据说,缅茄树的籽,在普通情况下,三百年才发芽,三百年才打籽,所以稀罕,缅茄树便以稀为贵了。
明朝时候,太仆寺卿李邦直,高州西岸村人。他在京城里做大官,当时缅甸国王送给皇帝两粒缅茄籽。李邦直是近身大臣,皇帝赏赐了一粒给他。他告老还乡时带了回来。皇帝赏赐的这缅茄籽是稀世罕有之物。李邦直有个独子,古时候迷信,戴条颈链,镶上粒珠宝,说能避邪,长生保命。李邦直就特地打了条金链,镶上那粒缅茄籽,终日挂在那独子的颈上。李邦直府上有个婢女,叫梁凤薇,是专门服侍那个独子的。后来不知怎的,那粒缅茄籽不见了,周围找不到,便说是梁凤微偷了,要赔,怎么赔得起?真是喊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凤薇实在没有偷,打死她也不认,结果活活被打死。婢女贱过蚁,有谁能帮她伸冤呢?
还是天公有眼,为她昭雪。这婢女死后不久,有人在李邦直屋旁的垃圾堆中,发现一条奇特的树苗,是棵什么树?大家都未见过。俗话说,鲁班识得木名齐。高城里有个活鲁班,他也不认识。李邦直这才想起,难道是那缅茄籽发芽长出的树?经多方了解,才知是他的独生子玩耍时把那粒缅茄籽弄脱跌落床底。那个妹仔扫地没有留意,把它扫到垃圾堆里去了。烧垃圾时火一烧,把它的硬壳烧爆了,就很快出芽来。后来,又经过了几百年,长成了如今这棵大树,五六丈高,似一把大罗伞,铺天盖地。传说每逢天阴落雨,那个妹仔便出来在树顶上行走,说是她的冤魂不散,要找李邦直报仇。新中国成立后,冤仇报了,婢女便再也不出来了。
缅茄的籽生有一节黄色的“蜡头”,石头那么硬,传说就是那婢女的铁石心肠,一就一,二就二,不是自己偷,打死都不肯认。人被打过,容易得心气痛病。那个妹仔被活活打死了,她魂附缅茄花,花能医治心气痛病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2 20: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
那么多传说很多高州人不知道的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2 2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传说就是自己骗自己的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累计签到:2 天
连续签到: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23: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高凉红 发表于 2014-8-12 21:49
传说就是自己骗自己的故事

那你编个自己的故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累计签到:2 天
连续签到: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2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初九十点半 发表于 2014-8-12 20:25
那么多传说很多高州人不知道的呢

我们这一戴都很少人知道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2 23: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茂名
学习了,版主好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高州论坛 (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98102440668 )

GMT+8, 2024-5-22 10:38 , Processed in 0.0891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粤ICP备2022108349号 X3.4

© 2001-2023 粤ICP备2022108349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blank">粤ICP备2022108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