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站务/报料/广告联系QQ:137244710 电话:13592952728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签到
日志
Blog
论坛微博
手机APP下载
高州特搜
腾讯微博
01高州特搜
02市外新闻
03高州教育
04高州电影
05高州足球
06开心灌水
07乐力行吧
08影友社区
09文学沙龙
10高凉彩玉
11快乐骑行
12影音婚庆
13高州泳友
14兰蕙花卉
15宠物世界
16讲饮讲食
17美图贴吧
18情感驿站
19亲子乐园
20美容养生
21网络交易
22求职招聘
23品茶赏壶
24房地租卖
25唯亚影讯
26广告信息
27家居装修
28高州摩友
29爱心社区
30管理专区
搜索
搜索
热搜:
高州大事
高州新闻
高州教育
高州招聘
高州楼盘
高州美食
吃喝玩乐
高州电影
天擎广告
爱心团队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高州论坛
»
论坛
›
热门版块
›
高州特搜
›
高州大戏院曾多辉煌?红线女、黄俊英、廖百威等大牌明星 ...
返回列表
查看:
853
|
回复:
0
高州大戏院曾多辉煌?红线女、黄俊英、廖百威等大牌明星都登台献唱过…
[复制链接]
杰仔
杰仔
当前离线
雷达卡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22-5-10 1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搜索当年从60公里外的马贵镇运输优质木材来建造戏院,场内座位达到1200多个,在上世纪50年代的粤西地区属于数一数二的大戏院,可谓大手笔。
而历史上,高州戏院曾是粤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戏院之一,承接过各类大型演出,也是当时粤西地区仅有的两间一级戏院之一,另一间在湛江。
搜索另外,红线女、罗家宝、文千岁等粤剧名角均在此演出过,红线女为培养粤剧后生,还先后几次来高州开展招生工作。80年代后,相声界的明星黄俊英、何宝文,歌星廖百威、李达成都在高州戏院留下足迹。
位于高州市老城区解放街中段的高州戏院,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戏院,始建于1956年,近一甲子岁月过后,尽管已经破落萧条,但它的梨园文化底蕴依旧引人入胜。它积淀了一个时代的气息,是老一辈高州人的精神乐园。同时,作为粤西最具影响力的戏院之一,折射了广东下四府之首文化上显赫的“江湖地位”。
但名角大牌频频出入的高州戏院,仅仅是过去,在时代的变迁中,高州戏院这个老招牌终究已经“美人迟暮”,成为一个历史符号。
老戏院今成商用仓库
进入高州城区,沿着解放街前行,在一处旧街角就可见戏院悬挂的“门牌”,其下是一条狭长的小巷。一位老街坊告诉我们,真正的大门入口在旁边的两层旧式楼阁。而高州戏院经理欧当友也证实了这个讲法。
“戏院在90 年代就开始走下坡路,后来唯有把临街的前座楼阁出租,作为其他商业用途,戏院内部现在也是承租方的仓库。”欧当友无奈地说。2006年欧当友出任经理一职,开始接手这个“烂摊子”,目前在岗职工共6人,出租戏院场地成为照顾生计的折衷之举。
在工作人员盘点仓库货品的时候,我们进入了戏院内部。虽然满眼都是厨具杂物,但依然还能窥视大戏院的概貌。戏院主体由两排列柱架起木构金字架,形成一个高大宽敞的空间,面积约3000平方米,前面为观众席,后面是舞台。据悉,当年从60公里外的马贵镇运输优质木材来建造戏院,场内座位达到1200多个,在上世纪50年代的粤西地区属于数一数二的大戏院,可谓大手笔。
从粤剧到电影的黄金时代
“2000年初,高州全市进行消防整顿,因为戏院结构达不到消防要求,不能作为娱乐场所,才被逼关停。”欧当友回忆道,他坦承,90年代末,戏院已经门庭冷清,即使正常营业,也是尴尬的局面。
而历史上,高州戏院曾是粤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戏院之一,承接过各类大型演出,也是当时粤西地区仅有的两间一级戏院之一,另一间在湛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没有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的冲击,群众的娱乐活动也少,看戏是最主流的娱乐方式。”欧当友认为,高州戏院的巨大的影响力离不开市场环境,高州当地人对粤剧的喜爱不亚于广州地区,靠粤剧演出打响招牌的高州戏院尤其占尽天时地利,“当年戏院接待过省级和中央级的演出团体,戏院的排期很紧张,有时一日安排两场表演,白天一场,晚上一场。”
据介绍,80年代以前,高州戏院主要以演出粤剧、革命样板戏为主,是高州粤剧团的演出场所,之后,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逐渐引进了小品、默剧、歌舞、轻音乐等多元化的表演项目,依然受到民众的热捧。
1995年,电影在高州兴起,高州戏院再次调整方向,变成了电影放映场所,放映以港产片为主,国产片为辅,与当时的高州电影院、大会堂、白天鹅影院成为了当地四大主流电影院。由于当时使用胶片,一部电影常常只有一个拷贝,又分为近10卷片,于是,四间电影院只得轮流放映,派遣专员用自行车来传送。
“戏院关停后,虽然对每个人的打击都很大,但戏院原本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其实早就超龄了,加之在老城区,受到场地限制太大,政府很难作预算。”谈起现实的问题时,欧当友神色黯然地说。
群星汇聚曾一票难求
对于现年67岁的老戏迷、高州文化馆原馆长钟培礼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戏院粤剧演出最鼎盛的时代。
“我8岁的时候就偷偷溜进去看粤剧,那次正好上演《三戏周瑜》的戏,令人很震撼。”钟培礼回忆道,“那时演员先吞入一种红色的‘朱苏水’,到吐血的戏码时就喷出来,效果十分逼真,观众纷纷叫好。”为 此 ,他还专门去 了解,原 来这种“血”是靠一种植物烹煮而得,吞了“朱苏水”后再闻鱼腥味就会引发呕吐,在演员的控制下,就出现了“吐血”的效果。
出于兴趣,钟培礼成为戏院的常客,“其实当时是要门票的,后座最便宜,要1角钱,前座就要3角5分了,后来也提价了。”在粤剧演员的启蒙下,后来他成为高州粤剧团的好手。
戏院也出现不少一票难求的时候,在钟培礼的记忆中,文革刚结束那次,高州戏院第一次恢复古装戏表演,高州粤剧团以《逼上梁山》打响第一炮,消息一出,当地群众纷纷抢票,45天45场门票一天内就售罄。
正因为高州戏院的上座率高,吴川粤剧团、廉江粤剧团和粤西粤剧团等粤西地区最有名气的粤剧团常年来高州演出,乐此不疲。另外,红线女、罗家宝、文千岁等粤剧名角均在此演出过,红线女为培养粤剧后生,还先后几次来高州开展招生工作。80年代后,相声界的明星黄俊英、何宝文,歌星廖百威、李达成都在高州戏院留下足迹。
“大戏院浓缩了老一辈人的感情,也可能现在50岁以上的人才对它有记忆,以前其他地方的人称高州为‘文化老大哥’,这么大的县城缺少一个这样的文化活动场所很可惜,现在只剩下追忆了。”钟培礼说。
文:茂名日报记者 杨建雄 刘栋铭
来源:茂名日报人文高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18
高州论坛
(www.0668gz.com/www.gz63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站务/报料/广告联系QQ:137244710 电话:13592952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高州论坛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9810244066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