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一对孝感动天的女儿: 你养我成人,我必养你到离开……
杨浩声,1951年出生,高州市荷塘镇六双村人。在90年代初到海口做点小生意。曾温饱三餐,娶妻生女,后因经营不当,家道中落,发妻终于不顾亲情,离家出走,再无音信。杨浩声生意失败,妻子离家出走,感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也从不回过故乡,家里亲人无一知其境况。杨浩声拖着两小女无法出远门工作,以捡垃圾为生,艰难地拉扯着两女成长。房租、伙食、读书等费用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杨浩声喘不过气来。因长年贫困积压,杨浩声终于支持不住倒下了。杨浩声的女儿杨海丽,杨海平,母亲在她们脑海里只存在一个模糊的影像,只有父亲的形象在她们心里是高大上。
由于长年不回家,杨浩声身份证明失效了。两个女儿也因为是在无证小卫生站出生,无法办理出生证明。—直以“黑人”身份生活。而其父也因对政策不熟,没有到相关部门去办理手续。无户口,无身份证明,杨家父女三人得不到政府及医疗的任何补助。姐妹二人也无法继续学业与外出务工。在父亲病倒了,先是姐姐五年级就缀学做小手工照顾个家,拿钱给父亲买药(没钱上不起医院),又要挣钱给妹妹上学!父亲病越来越重,家里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妹妹在读到六年级时也缀学和姐姐—起做小手工来维持这个遥遥欲坠的家庭。
由于带病在身,而且营养严重缺乏,2016年上半年,杨浩声半身瘫痪,再无法行走,无法进食,无法自理生活,—切生活都需要别人的照料。为了照顾父亲,姐妹两人合力把父亲从床上托起到凳子上坐着,一边照看父亲,一边做手工。 在一次与父亲倾谈中,姐妹俩得知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竟然还有亲人,而父亲落叶归根的心态也越来越重。姐妹俩转转复复、四处托人打听,终于在有一天与远方的亲人联系上了。2017年三月阔离故乡多年的杨浩声父女被亲接回高州市荷塘镇六双村。
见到故乡,踏着故土,爱女在伴,老人流下了怨悔之泪,怨恨因自己的脾气害了两个女儿。老人乞求亲人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两个女儿能有户口,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可是经过亲人们咨询了解:重新办理户口,父女三个必须到相关部门作亲子鉴定检验,缴交几千元费用。父女生活已是入不敷出,虽然回到故土,但已没有家,暂时借亲人家寄居,近来老人也确诊为脑瘤晚期,且已瘫痪无法行走。一个重病老人及两个为了照顾老人而无法外出务工的正值豆寇年华的女孩,家中无生活来源,无任何补助,如何办理户口?前路茫茫,也许女孩抛弃老人会得到另外—片天空。但女孩却异口同声:父养我成人,我必养到父离开,不离不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