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杨公文化纪念馆主要是为研究杨公文化搭建平台,杨公倡导的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理念、救贫之道,及其著述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质文化遗产,对当代建筑有现实指导意义,纪念馆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杨筠松堪舆文化的传承,对广泛服务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纪念杨公诞辰1183周年杨公文化学术研讨会现场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杨维增发言 
非遗“杨筠松堪舆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高州杨筠松文化研究会会长叶炳辉介绍杨公文化开展情况 




杨公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 茂名网讯 4月4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高州市在当日举行纪念杨公1183周年活动。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杨维增,广东省人大代表、东莞高州商会会长钟桂祥,国际易联易学应用研究会秘书长罗锦添,环境养生专家刘颐生,非遗“杨筠松堪舆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高州杨筠松文化研究会会长叶炳辉,和来自全国各地40多名杨公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杨公文化传播使者,以及省市众多主流媒体参加了活动。 
“杨公故里”揭碑仪式现场 
杨公故里马贵镇举行“杨公故里”揭碑仪式 



与会人员参加杨公纪念馆的动工仪式 当天上午在高州大酒店举行的杨公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专家们紧紧围绕了“如何扎实弘扬杨公文化”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首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好杨公的“救贫”精神。杨公“救贫”精神的实质,就是以具体杨公文化核心的术去规划人文居住环境,用和谐人居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要继续认真办好《杨公文化》杂志。这是全国第一家以弘扬“杨公文化”为宗旨的省级期刊,要从杨公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思想地位和社会贡献等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阐述。把杨公的文化理想、文化情怀、文化视野等清晰深刻地表现出来。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为把《杨公文化》杂志办好办活积极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马贵镇凤凰山上的杨公陵 当日下午,全体与会人员驱车前往到杨公故里马贵,举行了简朴而又隆重的“杨公故里”揭碑仪式。据史料考证,高州市马贵镇是我国地理宗师杨筠松的第一故里,也是杨公文化的发源地。杨维增在主持揭碑仪式现场时介绍,杨筠松是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其一生致力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帮助民众进行人文居住环境规划,创造了自唐代以来有系统理论、有具体实践操作规程的中国理文化,开创中国地理文化的新时代,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被后人尊称为“杨公”。此次举行揭碑仪式,将为研究杨公文化提供更为丰富的载体,具有较高地理历史文化以及地理历史价值。


瞻仰拜祭杨公陵 揭碑仪式后,与会人员又参加了杨公文化纪念馆的动工仪式。据了解,杨公文化纪念馆主要是为研究杨公文化搭建平台,杨公倡导的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理念、救贫之道,及其著述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质文化遗产,对当代建筑有现实指导意义,纪念馆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杨筠松堪舆文化的传承,对广泛服务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随后,与会人员集体瞻仰拜祭了马贵凤凰山上的杨公陵。 



高州杨筠松文化研究会叶炳辉会长在杨公陵与当地的杨公后裔了解和宣传杨公文化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广宇 通讯员 吴冉艳 报
|